欢迎到leyu国际app。 官方网站 !

辛勤理机杼 巧织幸福路

时间: 2024-07-22 09:49:59 |   作者: 喷气纱布织机

产品描述

  每天去车间转转,对河北省鸡泽县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张苗芳来说是一种享受。她喜欢看棉花先纺成千丝万缕的纱线、再纵横交织成布坯的过程,“哐当、哐当”的机杼声对她来说就是交响乐。

  “参加大赛为我的事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张苗芳说。52岁的她深谙传统手工织布技艺。2022年,张苗芳的“老粗布织出致富路”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三等奖。

  作为鸡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粗布传承人,张苗芳公司出产的老粗布系列新产品已有近150个品种,远销1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90年代,张苗芳和很多村里人一样走出农村,先后在纺织厂、铸造厂、棉花加工厂打过工。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张苗芳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老粗布都是用棉线织成,持久耐用、亲肤舒适、环保健康。”说起和老粗布的结缘,张苗芳说,以前农村几乎家家纺纱、户户织布,从身上穿的,到铺的盖的,都是用自家产的老粗布做的。早年生活的耳濡目染,让张苗芳对老粗布格外钟情。“如果把老粗布从自给自足的耕织方式引向市场,不但可以传承这门手艺,还可以造福乡梓。”

  2000年,张苗芳在村里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棉花,但当年一场棉铃虫灾害造成产量严重下降,给她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失败没有让张苗芳气馁罢战,她笃定天道酬勤,继续辛勤耕耘。为积累资金,2008年,她组织村里22名家庭妇女,替保定市白沟镇的一个企业加工服装,一年能挣5万多元。稳定的收入让张苗芳再次萌发了加快创业步伐的想法。

  “现在年轻人谁还稀罕这种布料?”“你若创业失败了,刚过顺溜的日子可就没了,这个家可怎么办?”亲人朋友的质疑甚至反对之声接踵而来。

  没有不冒风险的创业。“老一辈人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失传。”“老粗布有自身无法替代的优势,一定会有更多人喜爱。”“关键是要推向市场、创新发展。”张苗芳对认准的路举步坚定,力排众议。在她的坚持下,反对声音逐渐平息,一个家庭式作坊就此开张。

  资金、技术、人员、市场,每一个都是横在创业者面前的坎儿,对农村家庭出身的张苗芳来说更是道道难关。

  钱不够买设备,张苗芳就借来左邻右舍久已不用的老式织布机,用自家种的棉花纺线、织布;纺织技术差,她就跟着村里技术好的老人学;人手不足,她就挨家挨户发动留守妇女跟她一起干。

  最难的是拓展市场,产品没有销路就会功亏一篑。“那时候大家都喜欢精纺细纱面料。老粗布能不能打开市场,我们心里还真没底。”张苗芳还记得她用三轮车拉着织出的老粗布床单到集市上售卖,一天下来,鲜有人问津。

  坚持,让张苗芳迎来了转机。内涵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日渐流行,带动了传统产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慢慢的变多的手工艺人迎来黄金机遇,手工制品逐渐在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老粗布赶上了这趟发展的列车,加上花了钱的人亲肤环保纯棉制品的青睐,张苗芳的老粗布产品开始变得供不应求。

  “和工业化生产不同,传统木制织布机花型相对简单,并且没办法避免断线,线头多了,就会影响观感、肤感。‘老’不等于就是好。”产品有了销路后,张苗芳深知必须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加技术人员上下功夫。

  为此,她聘请专业设计人员设计新花型、研究新产品;请从业多年的老师傅,为七里八乡的“员工”培训织造技法。截至目前,张苗芳公司的技术人员已经累计帮助50个村的2000余名妇女熟练掌握了老粗布的织布技艺。同时,她还发动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老粗布手艺的行列中来。

  家住鸡泽县亭自头村的34岁村民王翠红就是这里面之一。一心想有一技傍身的她,经过张苗芳反复做工作,逐渐对织老粗布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经过一年多的培养,王翠红已经熟练掌握两匹缯、六匹缯、八匹缯等纺织技艺。“我对老粗布这门技艺已经十分入迷,我想和张总一起把这门技艺传承光大。”王翠红说。

  随着公司员工队伍逐步稳定,商品市场需求逐年增加,2015年,张苗芳不再满足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正式创办鸡泽县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她流转500余亩土地种植棉花,为上海、长沙等地企业代加工老粗布、床上用品。

  2022年,张苗芳带着她的创业项目“老粗布织出致富路”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

  “参赛既展现了项目的含金量,又宣传了老粗布产品,更难得的是,在场评委的点评,给我们指明了未来方向,让我更坚定了要走乡土发展的道路。”张苗芳说。

  张苗芳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孩子,创业目的之一是要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经过创业实践,她探索出“老粗布+帮扶微工厂+农户”三位一体新模式,为当地有就业意愿的留守妇女提供灵活就业岗位。

  “我将缝纫机等加工设施免费送到乡亲们家中,实行取料、交货、领款一条龙上门服务。”张苗芳说。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实现标准化生产,拿到稳定收入,她采取计件付费方式,依照订单将准备好的棉线布匹送到合作农户家中,按照工期上门验收成品;免费举办老粗布加工技能培训班32期,培训1150人次;组成12人的技术服务队,上门手把手传授缝制技术,提升农村留守妇女、老人和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水平。

  如今,在张苗芳的示范带动下,鸡泽县已有规模以上纺织加工公司20余家,与纺织相关的微工厂500多个,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带动就业12000多人。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