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leyu国际app。 官方网站 !

被遗忘的末代鬼才苏系米格-15的直系亲属纳粹Ta-183喷气战机

发布时间: 2024-05-14 01:41:55 |   作者: 下载乐鱼体育平台

  说起德军在二战时期的喷气战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Me-262这架开创人类实用喷气战机先河的战机,这款战机自从被纳粹投入战场使用后,得益于其领先时代的喷气技术其确实创造下了颇为不菲的战绩,并且一路从战斗型改装到战术轰炸型再到战争末期的截击型,在改装路上可谓是一路高歌,而其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击落了613架盟军飞机,其中大部分都是让纳粹抓狂的盟军重型轰炸机;而Me-262自身仅被击落60余架;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喷气技术的不成熟和自身性能的原因,Me-262战机摔毁的远远比被击落的多,据战后统计其由于机械故障而坠毁的接近140架,是被击落的两倍之多。

  而纵观德国在整个二战期间的喷气式战斗机,似乎仅仅是Me-262这么一架喷气战机被纳粹视若珍宝,而在喷气战机上面首开先河的亨克尔公司却貌似并没什么作为。其实真相并非是这样,战争末期疯狂的纳粹发起了各项紧急战机的招标,其中就有包括亨克尔公司在内的各个公司的参与,而其中有一款编号为Ta-183的战机就是准备用来接替理念先进但性能不足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而其采用的发动机内置采用机头进气和大角度的后掠机翼也成为了战后第一代喷气式战机设计的标杆,而苏联在战后设计的米格-15喷气式战机就一直被认为是在Ta-183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因此Ta-183也被称为米格-15的直系亲属。而终究是功成名就的才会被记住,相较于经历了激烈实战的Me-262,只有少量原型机问世的Ta-183注定是被遗忘的命运。

  打算接替Me-262的Ta-183喷气战机,某些设计成为战后第一代喷气战机设计的标杆

  1944年,盟军对纳粹开始了规模上前所未有的战略轮番大轰炸,这样一个时间段的大轰炸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那些战略目标上了,英美开始了新的更神圣的目的:消灭纳粹空军!而从1944年2月到当年的下旬,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纳粹空军的战斗机部队就已经被击溃一大片,到了下旬的时候盟军的飞机已能随意穿梭于德国的大部分地区,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再依靠此前的一些战机来进行大规模的拦截已经是很不现实的事情,所以这样一个时间段的纳粹空军就需要一种成本低廉,操纵简便,能轻松实现快速大规模投产,并在盟军轰炸机到来之前紧急升空实现拦截作战的战机,而这个时代背景加这个指导思想最终催生了空军紧急战斗机计划的诞生。

  在紧急战机的项目范畴中,有各种动力形式的战机,其中就有技术更先进性能更稳定的喷气式战机研制项目,这一个项目是为了研制德军的第二代喷气战机以取代Me-262喷气战机,之所以要取代Me-262战机是因为当时有了更先进的喷气式发动机He-S011发动机出现,而Me-262之所以频繁发生坠机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性能不够稳定的Jumo-004发动机,虽然其没有BMW 003那样容易熄火,但是也不够可靠,常规使用的寿命很短。

  1944年,亨克尔公司开发出了比主流的Jumo-004和BMW 003发动机更稳定可靠的He-S011发动机,该发动机与前两款发动机体积相差无几但推力提高了近一半,另外其采用了构造简单的离心式压气机,虽说现代的喷气发动机都是轴流式为主流,离心式占比已经很少很少,但是在两者都刚起步并无太大差距的时候离心式反而由于构造简单使得其比轴流式稳定可靠;因此在当年的新一轮喷气战机研制计划中有一款就是要配备He-S011发动机。

  招标项目发出后,德国的几大航空巨头都来参加了竞标,其中福克·伍尔夫公司以FW-232方案参与竞标,由于当时德国已经有编号为232的军用飞机,所以航空部便赋予其另一个编号183并冠上飞机设计师谭克姓氏的前两个字母Ta,至此,Ta-183编号正式被应用。

  Ta-183I:该型号是作为拦截机的高速备选型号,为满足快速抵达敌机来袭空域的需求,其不仅装备了He-S011发动机,还加装了一具火箭发动机,两者结合在一起,以增加高速拦截盟军轰炸机的能力,其中火箭发动机没有特定设计的液体燃料,设计的具体方案中设想以机身吊挂的副油箱为其提供三分半钟的工作时间;

  Ta-183II:该方案是中规中矩的截击机竞标方案,动力系统为一台He-S011发动机,为减少发动机推力损失采用了短粗的机身设计,以此来减小进气道长度,因此该机机身从外形上来看非常短粗像一个小圆桶;为了弥补发动机推力的不足该机机翼的后掠角被设计成了惊人的40度,并且还采用了薄机翼的设计;同时其还开创了“T形尾翼”,由于该机考虑结构强度使用了中单翼的布局,因此在尾翼设计方面如果采用常规布局那么平尾必定会被中单翼挡住,进而影响该机在高速飞行和起降时的效率,因此设计团队设想将平尾往上挪一挪与中单翼不在同一平面上,同时为了稳定机身该机的垂尾后掠角也被拉的很大,而为了进一步平衡力矩设计团队便将平尾放置在垂尾上面,这样就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T形尾翼。

  Ta-183III:该型号是上一型号Ta-183II的常规版本,其在II型号的基础上将机翼后掠角减小到了34度,同时没有采用T型尾翼,平尾安在垂尾的下方,为常规布局。

  1945年2月,福克·伍尔夫公司最终赢得新型喷气战机的竞标,而最终的方案航空部选定了Ta-183II号方案,摒弃了I号和III号;方案敲定后,福克公司进入的就是生产试验机的环节,但是结局并不美好,这样一个时间段已经是1945年,第三帝国已经摇摇欲坠,而不知情况的Ta-183团队才刚开始拉开原型机生产的序幕。

  该机如同纳粹末期的一系列新式武器一样,均没有赶得上最后的收官或者是走上战场,该机的最终归宿和部分武器的结局一样,在生产的过程中被前来收复的盟军部队所占领。

  1945年3月,第一批原型机加预生产型共16架试验机开始制造,该机在材料的选取上迫于战略物资的紧缺从而大量使用木制材料,仅仅是在需要承重的地方比如机翼部分使用少量金属,但是机翼的翼肋仍用多层胶合木板所制成,同时蒙皮也是用的层压木板,由于该机本身就是被用于对付盟军轰炸机群的截机作战,尽可能的避免和盟军战机缠斗,因此高速和爬升率是其首要考虑的,而水平机动能力最为次要,因此机翼的能够承担重量的能力其也不进行过多考虑。

  机载武器方面其在在论证的时候准备在预生产型上面装配4门MK-108型 30毫米机炮,30毫米机炮的强大威力可以较为轻易的穿透盟军轰炸机的装甲,但是由于30毫米机炮的较大后座力以及较为弯曲的弹道因此也有资料认为其只打算安装两门MK-108 30毫米机炮,剩下两门依旧是主流的MG151/20 20毫米机炮,另外其机腹下还可以挂载250-500公斤的炸弹一枚或者是50公斤的炸弹5枚。

  但是这一切终究只是设想,1945年4月8日,准备许久的专门负责夺取纳粹先进的技术的英国伞兵部队在美军准确情报的支持下占领了福克·伍尔夫的飞机工厂,Ta-183第一批次生产的16架试验机以及所有与其有关的技术资料至此全部被盟军掌握,由于美军在此前得到了更先进的技术,因此对于Ta-183他们便没有多感兴趣,随后在一个月后的5月2日,苏联情报部门负责收集纳粹德国军事科技的部队在柏林的一座地下室获取到了有关于Ta-183的整套技术资料,这些资料随后被交给了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

  1946年3月,米高扬设计局根据Ta-183技术资料复原的6架Ta-183原型机完工。同年7月,米高扬设计局依次对仿制的Ta-183原型机进行试飞,在试飞过程中设计局对Ta-183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记录并在后面进行了改进;1947年7月,改进后的Ta-183试飞成功,1948年5月,苏联版的Ta-183正式投入量产,编号:米格-15!

  关于米格-15和Ta-183之间的联系,除了客观的观点外,有两种极端的说法同样存在,一种是苏联根本就没有获得Ta-183的资料,米格-15和Ta-183丝毫没有关系,这个说法其实站不住脚,虽然苏联官方没有承认此事,但是战后以英、苏、美、法为首的一些国家均对纳粹的军工技术和产品做了瓜分,而苏联对于纳粹的航空产品做仿制的例子也并不少见,而从米格-15本身来看,极近相似的气动外形和生产时间都为这件事下了定论,所以说米格-15是根据Ta-183而来是无可争辩的。

  另一个极端的说法就是说米格-15是根据Ta-183全盘仿制的,这一点同样也是站不住脚,因为Ta-183在德国的手里并没有赶上试飞,因此其需要改进的地方设计团队自己都还未曾发现,而如果全盘仿制的话那么米高扬也没必要还生产原型机进行气动上面的试飞改进,更换个动力和武器配置直接进行投产就可以了。

  所以客观的来说,米格-15是以Ta-183为基础,经过苏联自己的试飞工作后针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改进而后投产的一种喷气战机;比如就拿米格-15上面经典的翼刀来说,Ta-183的设计团队由于根据以往平直翼战机翼根失速的经验以及没有来得及的试飞工作并未曾发现Ta-183上面的翼尖失速问题,因此米高扬设计局在发现该问题后安装了翼刀来阻止附面层向外翼流动,以此来防止翼尖失速。另外为了兼顾高低速飞行的均衡需要,米高扬设计局摒弃了T型尾翼的布局,将平尾下移了一段距离采用了十字型尾翼的布局。

  同时在机身的材料上面苏联由于不像战时德国缺乏工业原材料所以摒弃了木制材料使用全金属,这使得其机翼能够承担重量的能力加强,但是唯一的一点不足是米高扬设计局将Ta-183上面的薄机翼设计摒弃了,仍然使用了传统的厚机翼,厚机翼确实能够增加载油量以及可以容纳起落架,但是其不适用于高速飞行;而整体的改进下来苏联的米格-15在原先Ta-183得到基础上增大了尺寸,重量当然也有所增加。

  但是不管怎么说,苏联的米格-15终究只能是Ta-183的翻版,毕竟不是经原始设计团队之手复活,而战后阿根廷的第二款喷气式战机箭II就是在Ta-183的首席设计师谭克的主导下完成的,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其就是Ta-183的复活版本,这种末代喷气战机,本可以在异国他乡获得重生,但是谁能料想,其仍然没有逃过夭折的命运,仍然是在原型机已经制造出来的时候戛然而止。

  阿根廷在二战结束后招募了法国的设计师来研制其本国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机箭I,但是该机是一款非常失败的作品,技术和性能均不能够满足阿根廷空军的要求,因此阿根廷政府便重新招募设计师来为空军研制喷气式战机。而Ta-183的首席设计师谭克在德国战败后接到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多国的邀请,但是在阿根廷政府的掩护下他悄悄的来到了阿根廷,同时福克·伍尔夫公司的其他60余名设计师均来到了阿根廷,甚至包括Go-339飞翼轰炸机的设计者霍顿兄弟中的弟弟。据资料记录,谭克手里有完整的Ta-183设计资料以及图纸微缩照相机;就这样,谭克在第二个国家开始了Ta-183的复活之路。

  谭克团队以原有的Ta-183为蓝本来进行设计,大角度的后掠翼,T形尾翼,中单翼,这些都是其一开始打算延用的设计;但是由于动力系统的原因,箭II选用的是英国的尼恩-II离心发动机,而正是这个发动机打破了谭克最原先的布局,也是最后导致箭II夭折的最根本的原因。

  由于尼恩II发动机的体积比Ta-183原先使用的He-S011发动机大,因此为了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发动机原先的中单翼布局被改成了上单翼,而上单翼的布局随后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在降落的时候由于速度低仰角大易引起失速,二是上单翼布局必然会与T形尾翼发生冲突,当初Ta-183将平尾上移形成T型尾翼就为了与中单翼分隔开,而现在机翼变成上单翼自然又会与T型尾翼互成冲突,因此使得失速发生的概率又有所增加;最后一个是技术问题,上单翼的结构强度低于中单翼,而阿根廷的加工技术和工艺又不行,这直接使得某些原型机在试飞时发生空中解体。

  而这些问题也并不是不可解决的,需要的只是时间和资金,但是随后而来的阿根廷经济危机使得一系列新式武器的研发项目被迫中止,这其中自然也有箭II,制造了5架原型机承担阿根廷国产喷气式战机的箭II最终被废止,取代它的是100架F-86,而箭II终究是没能逃过Ta-183夭折的命运。

  Ta-183作为纳粹阵营的一员,其消耗了德国在战争末期稀缺的资源以及设计团队的精力但是仍然没有飞上蓝天并不值得遗憾,就算其最终能飞赴战场大战P-51D但也注定只是走走过场,对最终的战局并不会起到扭转性的作用;而从技术层面来说,Ta-183所开创的发动机里面置于机身内采用机头进气,为了适应高速飞行而开创的大后掠翼,以及T型尾翼等技术,对战后美苏两大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机的设计起到了标杆性的作用,因此从推动航空技术前进的角度来说,这是Ta-183唯一被值得铭记的地方。


上一篇:【48812】恒力石化老板坐私家直升机上下班还有一架喷气式公务机价值326亿
下一篇:听劝的比亚迪30周年再出发一线员工可以有新期望了
QQ